第二百一十五章 乱起〈四〉_天宝风流
萨拉小说网 > 天宝风流 > 第二百一十五章 乱起〈四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百一十五章 乱起〈四〉

  踩着厚厚的旃檀而上,走完最后一级台阶,唐离就见玄宗正躺倒在西墙前的那张锦榻上,锦榻边不仅坐着满脸戚容的杨妃,另一边还有一个四旬有余的中年,虽然从不曾跟他见过面,但看他服饰上的绣龙,唐离也知此人该是当朝太子李亨无疑了。

  锦榻前,双目无神,面色苍白中映出铁青的李复道正端正而跪,旁边的旃檀上放着他的官帽。从唐离的角度看去,正可见李复道紧攥成拳头的手上没有了半点血色,且不住地颤抖,连带着他那宽大的官衣袍袖也抖动不休。

  离李复道三步远近处,满脸涨红的杨国忠也跪倒在地,而在他身前,正有一张写满字迹的绢纸飘在地上,想来这就该是安禄山起兵造反时所发的檄文了。

  说来这不过是一瞥之间的功夫,最先看到唐离的杨妃见是他到了,脸上一喜道:“唐卿你来了!”

  仅仅是片刻功夫,眉宇间带着一丝灰败气息的玄宗看向唐离的眼神儿已有数变,从茫然的失落到微不可察的愧疚,其中最让唐离记忆深刻的是那一抹蓦然闪现的寒光与杀意。两天时间不见,玄宗却明显地衰老了许多,脸上老相尽显。扭头注视唐离许久后,才听他依然用不肯相信的语气喃喃道:“安禄山怎么会反?”

  玄宗眼中的杀意虽然一闪而逝,却让唐离心下一寒抗战之大国崛起。他知道玄宗这份杀心的由来,也知道这次若非有杨妃在,只怕刚才安禄山造反的确切消息到京之时,只要玄宗心思稍变,或许就是他自己身首异处之时。

  “安禄山已经反了!”迎着玄宗的目光,唐离提高了语调道:“我朝军力布置重外而虚内,当此之时,陛下应急调京畿兵力北上驰援两河;并立下诏书调集江南边镇驻军星夜北上;与此同时遣使前往关内道,将安思顺麾下军马交由陇西哥舒翰统一指挥。河北、关内两道接壤,安禄山与安思顺份属亲族,此事迟则生变,以上三事迫在眉睫,臣请陛下速颁诏书。”

  “抽调京畿兵力及江南镇军的诏书已经送出了。”喃喃说了一句后,玄宗支着臂膀就要起身。

  御榻旁侍候着的太子见状,忙躬身去搀扶,边与杨妃合力扶起玄宗,李亨边低声温言道:“父皇便自躺着就是,您这身子骨干系着天下安危还宜珍重,安禄山杂胡小儿还真能撼动父皇的大好江山不成?再则,看这檄文中所说,安禄山此次不过是因与朝臣不合而一怒起兵,这胡儿的粗鲁莽撞父皇也是知道的,此时遣一使往河北厚加安抚,也许朝廷不需一刀一枪就能平定此乱也未可知。”

  听着李亨的温言细语,跪倒在榻前的杨国忠脸色应声而变,随即瞅向李亨的那一眼中满含恶毒。与此同时唐离也心下暗恨李亨恶毒,这看似平淡无奇的话语中包含着极其险恶的用心。安抚,安禄山打着“清君侧”的旗号造反,除了将檄文中列出的人加以处置之外,还能怎么安抚?虽然这檄文主要针对的是杨国忠,但作为“杨奸”的“朋党”,唐离自己可也是榜上有名的。

  李亨这番话虽然恶毒,却让正起身的玄宗双眼一亮。

  眼前的玄宗正如历史中一般无二,直到安史之乱爆发数日之后他还不肯相信这个消息,对于他这种心态而言,李亨的这句话实在有极大的诱惑力。眼见此状,唐离当即冷笑道:“安抚?事到如今犹自想着安抚,莫非是怕我大唐亡国不速?”

  闻言,太子李亨随即色变。唐离对此毫不理会,续又言道:“安贼早有起兵造反之心,这纸檄文不过是为其狼子野心稍做粉饰而已,又岂能信得?便是如此,他这檄文中也是一派胡言!近年以来,范阳虽不能如往年一样预支钱粮,但户部可曾使其有一日缺粮?朝廷官牧年年战马俱是由范阳先加挑选,纵然今年章法稍变也并不为过,类似如此种种,岂能称之为‘打压’?若是这样都算是打压,那朝廷对其余九镇岂不就是‘虐待’了?如此说来,纵然镇军要反,要清君侧,也该是其它九镇先动手,什么时候轮着他安禄山?此人连王都封了,受恩之重可谓天下皆知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全文阅读。陛下、娘娘及朝廷待其如此他都反了,如今还怎么安抚?”言及此处,唐离向李亨讥诮一笑道:“再则,如今安禄山反旗已举,他安禄山有这个胆子接受安抚?纵然朝廷无心追究,他又岂能自安?事已至此,朝廷与安贼已是不可共存之举。所谓安抚,不过是使陛下及朝廷颜面扫地的自取其辱之举罢了!”

  这番直指李亨建议是自取其辱的话说下来,太子本人固然是脸色发青,坐起身子的玄宗也是黯然一叹,而一边的唐离续又乘胜追击道:“安贼手握我朝三分之一军力,十八万精锐正席卷南下,眼前这形势稍有不慎就有亡国之虞。当此之时,除了‘战’之一途外更无其它侥幸可言,在此当奋发平叛的时刻,又岂可轻言安抚?所谓上有所好,下必甚焉!若陛下都不能坚定战心,又怎能指望前线将士奋勇杀敌?如此君王无必战之心,将士无决死之意,则我大唐亡无日矣!”言至最后一句时,心下激动的唐离几乎是嘶吼着说出这句话来。

  也许是受“亡国”二字的刺激,话音刚落,自锦榻上霍然而起的玄宗恶狠狠瞅了唐离一眼后,沉声道:“你来拟旨,关内道节度使安思顺为国镇边多年,劳苦功高,特晋职正二品辅国大将军,晋爵镇远公,迁升尚书省令正之职,诏书到日将军权移交陇西节度使哥舒翰后,即刻入京履新!此诏分发关内、陇西两地。”

  耳听玄宗此诏,脸色发青的李亨神色又是一变,借着上前搀扶玄宗的由头低声道:“父皇,哥舒将军如今已领有两镇军马,再接掌朔方军怕是统属不过来,倒是国朝老将王忠嗣正在安北节度使任上,他那大营所在距离关内也近些……”

  “哥舒翰乃国之名将,多加这几万军马自无问题;再则大战之际,军力宜专而不宜分,陛下如此处断正是上策!”这回将李亨一口堵回去的正是依然跪倒在地的杨国忠。说到这里时,他更哼了一声道:“王忠嗣负罪之身,陛下当日恩恕其罪已是天大的恩宠,当此之时又岂能任其单掌一军?”

  “住口!”一声喝断了二人的争执后,玄宗扭头向御案前的唐离沉声道:“用印吧!”

  说完这句,玄宗也不看杨国忠及太子李亨,踱步到一边跪着的李复道身前沉吟良久后道:“你且回府,稍后朕自有旨意到。”

  小提示:电脑访问进手机登陆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alga.org。萨拉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salga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